文博会期间,来自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领袖人物齐集深圳,出席中国国际职业教育领袖高峰会。与会的职业教育领袖就职业教育前景、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聚首论道。5月20日上午,我院院长王乐夫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决定职教质量的关键因素: 师资与实训》的报告。

王院长首先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王院长指出,职教教育就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是直接为生产一线和商业服务业一线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因此,也应该是使就业者和企业受益面最广的教育。职业教育办得好,人民满意, 企业也欢迎。

王院长指出,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企业最缺乏的是,1、熟练技工。全国城镇企业现有职工约1.4亿人,技术工人只占其0.41%,而工业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20%-40%;2、新产品研发人员。2002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研发人员只有806人,而日本有7017人,法国有5635人,德国有5840人,韩国有3986人。 2005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产品中,亚洲有10个,其中,日本7个,韩国3个。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足2%;绝大部分企业没有研发机构;3、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我国的创新综合指数在世界排名居28位,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国外某些媒体对我国工业水平的评价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技工,三流的产品 ”。从广东的情况来看,形势也不容乐观。目前全省从业人员6432万人(含外来务工人员);技能人才:480万人(其中高级技能人才40.9万人);技能人才缺口达200万。

结合广东经济社会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王院长就我校的发展定位、办学特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我校的发展定位是:1、 面向职教,即为职教培养“本科(学士)+技师”和“研究生(硕士)+高级技师”的“双证型师资”;2、服务职教,即面向职教开展师资进修、校长培训、专业技能考证等服务工作;3、引领职教,即进行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教学体系以及职业资格标准研究。

关于我校的办学特色,王院长提出,就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双证型学生”。这种办学特色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就是融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社会实践三位为一体;体现在培养目标上,就是明确培养专业口径宽、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这种特色主要以三个基地的建设作为支撑。1、广东省工业实训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2、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中心;3、高教职教研究中心。

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网络中心主任艾菲森孟坚干嘉博士,全美职业技能测试协会总裁约翰福斯特博士,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会长王明达,英国胡佛汉顿大学副校长Roy Newton,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副校长Terry Lloyd教授,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卡尔波夫米,新加坡理工学院校长Low Wong Fook等出席了本次高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