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产业,引领职教,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
学校坐落于广东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1977年开始培养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广东省职业教育的特色优势,服务产业,做中国产教深度融合的促进者;引领职教,打造中国“双师型”工匠之师培养的南方高地。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98年更名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转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职业院校培养师资;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43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241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期刊6147种;中文电子图书约165万种、中外文学位论文约565万篇;视音频资源约18.25万小时。建设有校内实验及实训场所336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73个、校外教育实践实习基地17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元。
人才培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现设有26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2万余人;开设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7个,文科类专业37个;师范类专业36个;建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11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各级产业学院15个,其中省级及以上产业学院8个;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资格;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500多项、省级奖励1800多项。近五年,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民族学、教育学、电子信息3大学科高峰,ESI工程科学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大主要学科门类,有民族学、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中共党史党建学、物理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交通运输、设计等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29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14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50余人。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平台,建设有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粤港制造云服务国际合作基地)、8个省级研究基地、5个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省科普教育基地、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41个,建有广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4个。与地方政府共建了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和河源市广师大研究院。2021年以来,学校获批国家基金项目立项87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526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科技成果推广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九届广东杰出发明人奖、广东省专利银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5项,实现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现有正副高职称教师55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0人;聘请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遗传承大师等兼职教师1000余名。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
社会服务。学校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中心等多个平台,先后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双师型’教师认定机构”等。学校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学校充分挖掘民族教育和学科资源,促进民族艺术、民族体育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交叉融合,曾两度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评广东省民宗委第二批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彰显了学校民族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学校与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共建全国首个退役军人教育发展研究院——广东省退役军人教育发展研究院,积极打造全国退役军人教育服务领域的标杆。学校共举办各级各类职教师资培训班2000多期,培训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的校长、管理人员及专业骨干教师10万多人次,并举办大量干部培训、乡村振兴培训、党建培训和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推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近三年,学校立项横向课题2000余项,获省级以上批示采纳的咨询报告25篇,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91项,实现成果转移转化128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是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员单位、“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成员高校,与英、美、澳、日等国十多所高校开展了学分互认、学位联授合作,与波兰AGH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了伊拉斯谟项目学术交流合作以及教师互派、学生交换合作,获批多项广东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海外名师”项目。先后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等洲7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来华留学生,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培训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新体系。选派了近200人次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境外高校培训或访学。学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牵头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产教联合体,近两年获批部级交流项目2项。
数字化转型。学校加快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推进“5G智慧校园”建设,打造数字化校园建设标杆,建设“数字广师大”。推进数字赋能人才培养新基建,实现网络、数据、业务、管理与服务的五大融合。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将数字能力培养和数字素养提升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卓越工程师广师大培养品牌,建设了人工智能交叉应用、信创适配技术等6个微专业;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15+1+1”信创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了广东省教育行业信创适配中心和网络安全靶场与实网攻防演练中心。强化数据治理,推进智慧教学、智慧管理和智慧决策,打造智慧型教育教学环境,以数字化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展愿景。办学六十多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却初心不改。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校训,坚持“服务产业,引领职教”办学理念和“一个创新,两个转化”发展理念,突出技术性、师范性、民族性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国际化、数字化人才培养优势,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着力培养具有良好数字素养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职业教育师资、基础教育师资和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奋力建成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技术师范大学。
(2024年11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