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我国著名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肖复兴先生应邀做客我院讲坛,为全院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出席学术报告会的还有武汉大学出版社文艺社社长张福臣、东北著名作家于忠民等嘉宾。报告会由文学院负责人主持。

肖复兴先生对知青岁月、知青人和知青文学等话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首先生动地叙述了自己走上知青道路的过程,谈了自己的知青写作经历,并由自己知青时代的心路历程推及知青一代人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和悲剧命运对于知青文学的深刻影响。他指出,80年代的知青文学在当代文学中占有重大比例,当时大部分青年作家都有知青经历,其作品有强烈的时代与社会影响,但当前知青文学的整体水平则远逊于80年代。其主要原因,一是当年的知青作家们,如今身份大多发生了变化,社会地位和个人身份的蜕变,不可避免地使文学发言移位。二是知青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运动深度重叠,十分复杂,文学作品对此仅作社会学的梳理与反刍显然不够。

肖复兴谈到,当今大量存在着学者和作家的知青文本,尤其在当下还存在数量庞大的知青民间文本。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知青是一个最具有倾诉欲的群体。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哪一代人比知青更有倾诉欲,这是一个有1700万人口、牵涉几亿人的群体,这个群体大部分人在当下缺失话语权,急于通过民间回忆发言。他认为,知青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是中国历史长河永远都不可跳过的一个时代。知青文学也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不可替代的一种文学,它在将来一定还会有更好的发展。

肖复兴对郭小东教授及其团队撰写的《中国知青文学史稿》给以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书稿的问世对当代中国文学尤其是知青文学意义重大,为知青文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说,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知青和知青文学的研究往往仅从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进行。真正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知青文学的,只有郭小东教授以及他的团队。肖复兴对此十分赞赏。

在互动环节,对同学们各种文学、生活与信仰等话题问题,肖先生都作了耐心细致的回应,现场气氛热烈。肖复兴独树一帜的学术见解、雄辩的论述给现场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学术报告会由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处、团委、文学院等部门联合主办。是学院近期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学术交流和学生素质教育活动。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