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音乐学院举办了“畅动的青春——音乐学院2010级视唱音乐会”,这是一场结合视唱练耳课程而设计的专题音乐会。音乐会把大量本土音乐如《月光光》《客家本色》《落雨大》等作为展演范例,并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机结合,通过情景剧、各种表演道具等多种手段展示音乐训练科目中包括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音高、音准、视唱、感知和理解等的综合性特性,给人予耳目一新。该音乐会为音乐学院“明日之星”艺术实践系列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悉,从4月19日至6月7日,音乐学院组织策划了“明日之星”艺术实践系列音乐会,音乐学院共为广大师生推出了八场音乐会,演出类型有各类声乐、中西器乐和视唱音乐会,演出形式有合唱、独唱、合奏、独奏等,学生参与演出面在80%以上,观众近3000人次。
4月19日晚,苏玲芬老师的师生音乐会——“苏声情韵”拉开了音乐学院“明日之星”艺术实践系列音乐会的序幕,一首首中外名曲既充满了浓厚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独特的现代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月26日,“金曲抒怀——白保伟、付先学独唱音乐会”也别具一格,白保伟和付先学一洋一土,兼收并蓄,歌声中向观众传递了他们对声乐学习的不懈追求。
5月17日,“天籁初晓——林莉、张文婉独唱音乐会”彰显了学院派的风格,委婉的歌声,让人们静心徜徉在声乐艺术的海洋中。
5月24日,“和你在一起——陈菊芬师生音乐会”,共分“节日欢歌”“感恩”“硕果”“期待”“尾声”五个乐章,同时注入了广东客家山歌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演唱曲目,使音乐会增添了新的亮色。

5月29日晚,“锦绣筝程古筝专场音乐会”展现了古筝独奏、齐奏、合奏等多种组合魅力,《步步高》《春江花月夜》《苏武思乡》《彩云追月》《渔舟唱晚》等在节目编排上,跌宕起落、抑扬有致,典雅清新。
5月31日,郑谊婷同学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也别样风采,汪立三《东山魁夷画意》组曲中的《涛声》、李斯特的《水上吟》、贝多芬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华得斯坦”》等曲目,在她手中显得娴熟洒脱。
6月5日,“同歌同行——李小亮师生音乐会”,以演唱中国民歌、中国歌剧作品和创作歌曲为主,民族风格浓郁,师生同台献技,掌声一浪高于一浪。
八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学院各有关部门和广东民族艺术团的大力支持,也吸引了我院广大师生前来观看,受到师生们的好评。音乐学院负责人表示:系列音乐会是推动音乐学院音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体现了音乐学院“突出师范性、强调专业性、彰显民族性、培养创新性”的办学特色,也是音乐学院的一次教学成果展示,有利于营造“校以育人为本,师以严教为业,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起热爱学习、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的治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黄运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