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12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北航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北京举行。在终审决赛中,我校共有三项参赛项目获得二等奖,两项参赛项目获得三等奖。

 本届“挑战杯”吸引了全国1573所高校近300万青年学生参与。经过省级赛事选拔,内地1513件作品参加国赛,预审环节过后,426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评出了35件特等奖作品、105件一等奖作品、286件二等奖作品。我校学子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同场竞技,经过公开展示、封闭展示、现场答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取得优异成绩。

 我校获奖的参赛项目是:管理学院《在线餐饮外卖如何“利民”又“利国”——广州外卖行业引发的社会问题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申遗十年喜共忧,同寻粤剧源与流——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的粤剧传承与传播》、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法律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基于广东大学生双创现状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获得终审决赛二等奖;光电工程学院《具有扩散功能的导光板结构优化研究》、计算机科学学院《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房角图像智能分级系统》获三等奖。

 

 

 

 

 比赛期间,学校校长骆少明、党委副书记李向明在团委、学生处等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到比赛现场看望指导参赛师生,详细了解了我校三个项目的具体情况,鼓励参赛师生要对参赛作品充满信心、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比赛,争取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公开展示当天,省团校党委书记潘剑勇、学校部部长廖庆春也来到我校展位看望参赛师生。文学与传媒学院《申遗十年喜共忧,同寻粤剧源与流——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的粤剧传承与传播》项目队长刘思琪介现场表演了一段粤剧《荔枝颂》。潘剑勇、廖庆春对我校参赛项目以及近年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文学与传媒学院《申遗十年喜共忧,同寻粤剧源与流——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的粤剧传承与传播》(参赛学生:刘思琪、陈彦敏、谢思涛、杨淑婷、黄思敏、黄丽玉、吴丹霞、李锦龙,指导老师:陈南先)指出粤剧是岭南地区的一大文化瑰宝,自2009年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将近十年间的发展喜忧并存。项目旨在推动粤剧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景中的传承与传播,对近10年粤剧在大湾区地域内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香港和澳门这六个湾区关键城市为重点,综合采用深度访谈、实践调研等六种调研方法,多角度了解各地在粤剧传承和传播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还选取了粤港澳青少年粤剧交流夏令营、粤剧进校园、网游+粤剧的跨界创新《决战天策府》和由本团队成员参与运营的“清斋汝舍”粤剧公众号等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粤剧的活态传承和创新传播,分别提出了“一个核心、两方平台、三个适应”以及“一流品牌、二维跨界、三大创意”两大模块的对策建议。


 

 


管理学院《在线餐饮外卖如何“利民”又“利国”——广州外卖行业引发的社会问题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参赛学生:林俊龙、张文靖、林晓兰、陈庆珊、蔡佩芷、黄运楠、方丹薇、梁显濠,指导老师:廖丽平)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外卖行业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和餐盒污染问题,团队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利用博弈矩阵模型,基于顾客理性消费的角度,对政府、平台、商家进行三方博弈分析,得出政府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是必要的,并进一步提出以政府主导管理,平台协调管理,商家参与管理,顾客监督管理的四中心管理模型,使在线餐饮外卖“利民”又“利国”。

 

 

 

 

 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法律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基于广东大学生双创现状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参赛学生:陈儒敏、陈匡吾、陈星江、马骁骏、卢仕超、林羽、李雪如、黄雯愉,指导老师:彭炜锋)认为青年大学生是新时代创新创业生力军,为其保驾护航是政府部门、各类院校的职责和义务,其中构建完善法律服务保障体系是重要抓手。团队围绕“知法、守法、用法”三个主要环节,通过实证分析、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得出具体结论,并发现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法律知识欠缺、主观守法意识薄弱、用法意愿不强和知识获取渠道单一等问题。项目以自主构建构的ATSE(AI service model of Teacher-Student-Entrepreneur)法律服务模型和系列法律科普短视音频为核心,开展了应用研究,验证了新思路及解决办法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各部门协同创新通力协作,认真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孵化、扶持、培优。在今年国赛备赛期间,学校党委书记凌靖波、校长骆少明多次听取职能部门汇报备赛情况,并指导鼓舞参赛师生,观摩答辩汇报,指点答辩学生提高答辩技巧。学校团委以及项目所在学院认真组织备赛工作,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指导,各项目参赛师生刻苦训练,每个项目模拟训练次数不少于200次,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参赛水平。

 据悉,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竞赛以来,至今共举办16届,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界的“奥林匹克”。今年竞赛是“挑战杯”第30年。(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