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粤韵久流芳

——记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获得者“落花生”团队

 

赵晓玲  黄俊桦  洪燕文

 “落花生”团队正式成立于2017年6月,成员为文传学院刘思琪、陈彦敏、黄思敏、吴丹霞、黄丽玉、杨淑婷、谢思涛、李锦龙,指导老师为陈南先教授。

 “落花生”作为该团队的名字,亦俗亦雅。“落花生”队长、粤剧基础扎实的刘思琪这样解释团队“名号”的由来,“花生是极其寻常的植物,其默默扎根泥土,果实深掩,朴实无华,一如团队的实干与奉献精神;‘落花生’亦可分‘落花’与‘生’解——粤剧戏文常见‘落花’句,如《帝女花之‘香夭’》有‘落花满天蔽月光’,意境高雅,极尽凄美;‘生’则是粤剧行当里的一类,同时也寓意着‘新生’。”看来,在新的时代赋予粤剧新的生命力,是“落花生”成员共同的愿景。

 2009年9月30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继昆曲之后的中国第二个世界级“非遗”戏曲剧种,粤剧凝聚着海内外华人的爱国情怀,是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在指导老师陈南先教授的精心规划下,“落花生”团队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从广东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举措出发,聚焦“粤剧申遗十周年”的得与失、“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两大热点话题,决定以粤剧的传承传播研究为项目主题。因此,这个项目开始有了比较宏阔的学术视野,也有了明确的调研方向和攻克目标。“落花生”团队深深懂得——“港澳回归祖国,不仅仅是国家主权的回归,领土的回归,更是人心的回归、文化复兴意识的回归,而粤剧在其中就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站在宏阔学术视野,聚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主题,“落花生”团队出发了。

 

梨园发玉苕

 

“落花生”团队的“破土而出”,可谓筚路蓝缕。2017年11月27日,一年一度的“穗港澳粤剧日”如期而至。在粤剧申遗的亲历者——著名粤剧编导、资深粤剧研究学者蔡孝本老师的引领下,刘思琪、杨淑婷前往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粤剧文化广场)采访澳门的葡国籍粤曲“发烧友”杜咪。“落花生”团队知行合一的调研之旅也因此开启。

自团队组建以来,八位成员上下求索,实地考察5市28地,深度采访粤剧相关人士47位:他们或祛衣请业,叩问于前辈名伶,探寻粤剧艺术之源流;或躬践排场,着海青、执纨扇,亲尝歌舞氍毹之甘苦;或观剧争鸣,屡进剧院为采风,聆听演员与戏迷之心声;或交流切磋,赴“星海”、会知音,同为高校粤剧传承摇旗呐喊;或发蒙解惑,长途跋涉赴顺德授课,传“红豆”妙韵,润学子心扉……回望这两多年的举步维艰,砥砺前行的干劲反而冲淡了“落花生”团队的疲惫。队员杨淑婷更是吟诗“欲聆仙乐寻千里,高山流水有知音”以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

队长刘思琪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关门弟子,自6岁学艺至今。她曾与红线女大师登台演出,有着丰富的表演经历。她带领团队积极践行“粤剧进校园/社区”理念,总计开展了9场活动。在佛山顺峰中学,他们将“水袖”带进课堂,让孩子们穿上戏服,带领他们体验“落袖”与“亮相”等基本动作,让粤剧流入到小朋友们的心田。孩子们更是表示,希望“落花生”团队的老师们能继续发扬中国文化,让粤剧传遍世界。

在“落花生”团队两年的“艺术积累”中,他们还在粤剧研究期刊《南国红豆》、中国粤剧网和广州粤剧院公众号等平台发文83篇次;在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老师的邀请下,他们参与到公众号“清斋汝舍”的运营。如今,公众号已拥有原创文章161篇,总阅读量达7万+。这些直观具体的数字,足见“落花生”团队的“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刘思琪坦言:“我们到处去查资料,组织集体看戏;每周定期讨论、总结,让大家对粤剧从感性认识逐渐升华到理性思辨,争取让每一位成员都对中国戏曲、对粤剧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红船泊北岸

 

 11月8日,立冬,广州还是秋高气爽,北京却寒意袭人,而第十六届“挑战杯”赛场的大型展位区早已热火朝天。

 各参赛队伍正紧锣密鼓布置自己的“展示舞台”。在“落花生”团队的展位前,刘思琪、陈彦敏、谢思涛三位汇报队员正在细心打量海报的张贴位置,随军出征的胡晨波老师、刘雯璇老师也参与到布展行列中。次日,省团校党委书记潘剑勇、学校部部长廖庆春特地到“落花生”团队的展位前听取汇报陈述,刘思琪汇报完毕,即兴演唱了一段《荔枝颂》。身着一袭红衣的刘思琪艺惊四座,赢来掌声一片,现场顿时热闹非凡。专程报道“挑战杯”的《中国青年报》记者王璐璐亦来到“落花生”团队的展位前采访。

 

 

 

 

 本届“挑战杯”国赛采用全新的赛制,新增封闭问辩环节,封闭问辩现场只允许三位队员进入。答辩前夕,两位队友信心略有不足:“慌得很,心里面没有底啊!”队长刘思琪则不断在他们身边加油打气、安慰鼓励。答辩当天,三位答辩选手收到队友线上线上各种形式的鼓励。陈彦敏深受鼓舞,感动地说:“压力也是动力,八个人的团队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走到今天,走到最后一步了,绝不能辜负没能参与答辩的队友。”

 答辩场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间课室,环境的改变却没有影响选手的发挥。评委们端坐着认真听取“落花生”团队关于粤剧的汇报,时而微笑致意,时而点头赞许,听到兴处,还不觉在纸上书写该项目的亮点。答辩环节,当专家问及“对‘戏改’的看法”等颇具学术性的题目时,刘思琪以其平日积累仍能从容应对。外场队友杨淑婷更是称:“充满信心,有思琪在,稳!”

 陈述主角是队长刘思琪,两位队友陈彦敏、谢思涛从旁协助,积极配合、山鸣谷应,一同面对专家学者的诘问。当评委提到“粤剧表演基础”时,他们两位回应:“我们刚刚说到刘思琪就是红线女的关门弟子,在粤剧中谈到红线女,就像在京剧中讲到梅兰芳”,机敏的回应,让现场专家评委更加信服刘思琪的粤剧功力。

 “落花生”团队所有成员都是大四学生,他们一起面临着实习、考研、公务员面试等压力,迎接“挑战杯”期间,他们仍会抽空从实习单位回校模拟答辩。进京的前一个星期,他们还分散在各地准备未来的工作与学业。刘思琪11月7日下午,在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顺利完成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场确认;陈彦敏11月8日上午,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大学考点顺利考取了深圳某区的教师招考并当场签约。她们俩8日傍晚顺利赶到北京与先期部队胜利会师。稍后,“落花生”全体成员也在京城会师,“八仙过海”承诺的兑现也成为了他们永远的回忆。陈南先教授评价说:“以刘思琪同学为领军的‘落花生’8人团队,是我遇到的最团结、最合作、最齐心、最有战斗力的一个‘挑战杯’团队。”

 

曲谱十载描

 

 进京“迎考”的日子里,“落花生”团队始终保持焚膏继晷的精神,他们披星戴月、精益求精:无论是海报设计还是PPT的制作都是反复修改,有的甚至是“推倒重来”。“以展板为例,展板看似简单小巧,却蕴含着深刻的知识体系。光是一个展板就改了十几版。”“落花生”团队回忆道,“团队的调研报告,历时一年之久方出炉,队员们则是每周更新进度表,开展头脑风暴。”他们着手报告以来,五易其稿,“从十万多字压缩到一万五,不断自我否定,重新开始。”即便大年三十,他们仍然在赶工,“一天里一个文件在不同人手中改了好几遍,以钟点晨昏为界命名的文件就是见证。”刘思琪回想起往日的拼搏,不由感慨万千。也正是由于这种朝乾夕惕的精神,“落花生”团队才能在国赛场上展示出其实力不凡。

 一路走来,师友的鼓励也在不断激励着他们前行。陈南先教授发挥他知识渊博、视野宽广的优势,认真设计队员的答辩方案;孔涵老师站在播音主持的专业角度,对答辩队员的发声、站姿、表情等语言艺术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学校团委、学院高度重视,组织邀请了校内外多位专家学者进行答辩指导;学校党委书记凌靖波、校长骆少明多次观摩或听取答辩演练情况汇报。在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道路上,他们一齐为“考生”团队保驾护航,让“落花生”等我校参赛队伍策马奔腾。

 

 

 

 “落花生”团队还多次请教蔡孝本老师、文汝清老师、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老师;他们为这个团队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项目的研究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曾小敏老师、中山大学非遗中心副主任、博导刘晓春教授,著名文化学者林伦伦教授,我校文传学院院长周卫忠教授等欣然担任了“落花生”团队“挑战杯”国赛作品的推荐人。

 “赶考”前夜,队长刘思琪鼓舞同伴:“我们战术上务实求真、细致严谨;战略上要藐视对手!”

 为了保证作品能充分展示出其风采,指导老师与“落花生”团队在赛前进行了无数次的“模拟训练”。他们集思广益、众志成城:陈教授要求8位队友各想10个问题,汇总后进行模拟答辩,队友们更是“绞尽脑汁想问题、搜肠刮肚补答案、雷打不动陪训练”。五分钟的陈述稿则是字斟句酌,千锤百炼,“在台上,我是一名粤剧演员。在台下,我和我的团队就是粤剧的推广者和研究者。”刘思琪的发言巧妙地将粤剧舞台经验与调研结合,将推广和普及粤剧文化的初衷表达得淋漓尽致,现场专家评委眼前为之一亮。

 

煞科未寂寥

 

 “申遗十年喜共忧”,粤剧在传承传播过程中,不免存在令人堪忧的现象。粤剧教育普及与监管考评机制尚未健全,大多数‘粤剧进校园’流于形式,实效甚微;在传播过程中,有的跨界创新违背了粤剧自身的艺术原则,盲目迎合年轻人,从而失掉了文化自信力。积极致力粤剧文化传承与推广的“落花生”团队,对粤剧生存和发展现状十分焦虑。

 面对这个困境,指导老师陈教授结合自己的博士导师朱栋霖先生的昆曲研究成果,提供了“粤剧高校推广”与“昆曲进校园”横向对比的思路;他还要求队员积极跟进“西戏中演”和“中戏西演”的实际效果;在小剧场先锋实验方面,又把粤剧和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剧种作比较,为粤剧的传播传承开拓了新的思路。“落花生”团队冷静分析粤剧发展形势,指出:“粤剧未来的发展要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审慎考量,认真思考粤剧在文化市场中的定位,发挥粤剧的作用,提高湾区人的文化品位,使‘非遗’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和生命。”

 此外,“落花生”团队还提出“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的理念。“一方面,建立以学校普及教育为主,以社会家庭熏陶为辅的传承模式;另一方面,要打响粤剧文化品牌,在正本清源的前提下,创新推进小剧场实验和文创IP化、产业化,兼顾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让粤剧走向大众,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谢思涛介绍道。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任谢柏梁老师认为,一个地域的伟大之处在于有自己的剧种,广东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粤剧成为了人类共同的遗产。把握好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时机,做好粤剧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工作,在新时代向世界展现充满粤韵风华的广东名片是粤人粤地重要而光荣的使命。

 “落花生”团队坚信,在新时代,“南国红豆”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民间性、历史性和艺术性,仍然以其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散发出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而粤剧如何突破作为地方戏曲的地域局限,让国内更多观众领略到粤剧艺术及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粤剧剧目及人才传承的景象,展示粤剧在现今社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将是“落花生”团队持续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