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与新华网联合举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在线开班,我校在东校区一教1212会议室设立分会场,各教学单位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参会。此次培训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努力培养广大高校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为开班式致辞并主讲第一讲。吴岩强调,课程思政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他指出,此次培训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力争做到高校、院系、教师全覆盖。他希望,广大教师要成为课程思政理念的倡导者、课程思政建设的践行者、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者,共同推动课程思政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吴岩围绕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行了深度解读。他表示,《纲要》实施一年多来,教育部狠抓工作部署、示范选树、教学指南、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资源建设、宣传推广等工作,推动课程思政形成了共识、打开了局面、见到了成效。他提出,下一步教育部将重点抓好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研制、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选树推广、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课程思政系列资源库共建共享等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围绕“中央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组织与实施”,以“课程思政在清华”为题作报告。彭刚解读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认为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政概念的内涵高度契合。彭刚指出,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要同向同行,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清华大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六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举措:第一,持续提升思政课程质量;第二,建立健全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的交流;第三,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第四,在理工课程中有效推进课程思政、落实“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第五,课程思政、“三位一体”,最要紧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在跟学生接触当中体现出来的治学精神和人生态度;第六,采取有效措施,使课程思政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以“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作报告。马怀德将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举措概括为“六个加强,六个注重”:第一,加强政策引领,注重师范带动,实现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全覆盖;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注重团队建设,锻造一支四有好老师队伍;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注重价值引领,增强法学课程的思想性、前沿性;第四加强教材编写,注重教材选用,构建高质量的法学教材体系;第五,加强课堂教学,注重方式方法,追求专业课堂育人的润物无声;第六,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出入并举,让学生在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此次培训旨在推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实施,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训既邀请有教育行政部门、中央高校、地方高校的负责同志,又邀请有课程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形成了覆盖国家、地方、高校、教师等不同层面,文、理、工、农、医等不同学科专业的培训内容体系。培训时间安排在11月24日-26日,采用线上形式开展,共13讲。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在东校区设立分会场集中参加此次培训,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线上培训,并进行严格考勤。通过此次培训,全体教师将进一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努力成为课程思政理念的倡导者、课程思政建设的践行者、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者,共同推动课程思政落地落实、见功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