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广东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粤港澳地区45所高校494支队伍同场竞技。在两天的激烈角逐中,我校学子表现优异,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这是我校历年来参与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其中,机电学院王子瑜、黄沛韩、刘承进、庄小东同学团队(指导老师:刘大维、白谕幸)获智能物流搬运项目一等奖;机电学院罗子翔、马乃泉、林李岳、黄沛韩同学团队(指导老师:邓澄、刘玉玲),机电学院杨天佑、沈嘉颖、钟倬宏、李仁帅同学团队(指导老师:刘大维、张广潮),机电学院肖家成、曾梓豪、徐艺萱、刘晓丹同学团队(指导老师:王新华)分别获得智能物流搬运及惯性小车的设计及制作项目二等奖;光电工程学院廖钒皓等同学团队(指导老师:戴军、许鹏程)及自动化学院何炫慷等同学团队(指导老师:伍银波、胡俊敏)分别获得智能物流搬运、工程场景数字化项目三等奖。



广东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作为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十大赛事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的省级选拔赛,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与制造强国战略。大赛旨在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创新热情,全面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卓越综合型人才。本次大赛设置了“智能 +”、新能源车、虚拟仿真赛道三大赛道,涵盖太阳能电动车、温差电动车、智能物流搬运、智能救援、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工程场景数字化、工程创客、企业运营仿真、智能网联汽车设计、飞行器设计仿真等 10 个比赛项目,竞赛内容深度融合机械、电子、材料、控制等多学科知识,对参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极高要求。

近年来,学校始终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置于重要位置,将学科竞赛作为深化新工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突破口。教务处积极协同各二级学院,通过开展专项培训、组建导师团队指导、整合跨学科资源等一系列举措,为参赛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与保障。

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以国家级高水平竞赛为重要平台,进一步优化完善学科竞赛体系,激励更多教师和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和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