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为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酝酿已久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日前正式出台和实施,这是学校近年来在办学条件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采取最为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全面实施将有助于确保学校生师比达到评估指标所规定的标准,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实施细则》的出台立即引起各教学单位、机关各部、处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教职工对《实施细则》也给予充分的关注。一份常规的管理文件出台为什么会引起教职工的热切关注?这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进入迎接教学评估之后,教职工们关心学校能否顺利通过评估,能否促进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然。可以说,这是基于教职工们对2008年的教学评估的师生比,即1:18这项硬指标能否达标的高度关注。一段时间以来,师资紧缺问题成为学校党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着力抓的重要工作之一。新的班子上任后,党委书记邝邦洪、校长王乐夫等学校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对师资紧缺与教学评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次出台的《实施细则》是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对照评估的具体指标,根据学校有关部门的测算而制订的,截止2008年2月学校将引进220多名教师。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细则》从引进教师的原则、条件到具体的引进办法以及教师待遇都做了明确的指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校人事处将为各用人单位引进教师提供服务。为达到教学评估的师生比的要求,学校党委和行政以对学校持续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艰难的办学条件下,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举全校之力引进优质师资。有了《实施细则》,关键是各用人单位和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如何去抓落实和协调了。
一、各级干部要增强学校全局和谐发展的观念。学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的事业与教职工的发展和利益是密切相连的。只有发展好学校这个“大家”,教职工的“小家”才能得以持续、和谐发展。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既是创造可持续发展,也是对原有的利益关系进行有效的适调。引进教师首先要从当前的教学评估需要出发,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也要从学校的发展大局考虑。如果因为生师比的硬指标不达标,学校今后的办学及发展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以负责任的态度正视当前师生比不适调的现实,预见师生比达不到评估要求所带来的后果,才能增强学校全局和谐发展的观念,以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师资队伍建设中。
二、真抓实干,克服困难,用学校新的发展观贯彻落实《实施细则》。在当下的中国高校,优质的师资是一种稀缺的人力资源。而师资是一所大学发展的根本,没有结构合理的师资,教学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教学评估中师生比是一项硬的基础指标,没有达到标准的教学单位,招生也必将受到教育部规定的硬指标的约束,这样, 从大的方面说影响学校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讲也必然影响系的长远发展。
《实施细则》对引进教师的办法及待遇都有明确的指引,如何吃透《实施细则》的精神,对引进教师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各教学单位的领导要按照评估的要求,向教师做好宣传学校引进教师和新发展的工作,结合本系的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实际,从系的长远发展出发,集中精力和时间,真抓实干,克服引进教师的各种困难,为本单位的生师比达到评估的要求而努力。
三、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增强引进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最佳效果。师资建设问题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各级中层干部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各教学单位的党政 “一把手”是本单位迎接评估、引进教师的主要负责人,在引进教师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要从本单位的长远发展出发,按照“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原则,着眼于学校和系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进入新校区后,各教学系将成为二级学院,届时不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学科专业和硕士点建设,还需要更多的优质师资。我们要眼光放长远一些,考虑长远发展可能会影响眼前的、局部的、暂时的小利益,但作为系的党政 “一把手”要顾学校大局、谋系的大利益,谋系的长远发展,增强引进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追求最佳效果做为我们引进教师的工作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