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指示精神,统筹推进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筹备事宜,结合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粤港澳体育湾区发展模式和先行先试实践研究》招标选题方向,进一步调动科研及相关实务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并围绕粤港澳协同发展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联合全国港澳研究会、中共广东省委港澳工作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成立专班具体推动落实,启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粤港澳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和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对推动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促进三地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快粤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成一批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的产生,落实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为“后全运”时代体育湾区建设模式和先行先试经验积累留下重要成果。
二、课题申报
(一)申报对象
有关单位从事粤港澳工作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均可申报。
(二)申报资格
1.课题申请人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在申报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能独立开展和组织研究工作。
2.课题申请人可独立申报,也可牵头组成课题组申报。课题组成员均须实际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对研究工作有实际贡献,并在研究成果署名。未在研究成果署名的人员在课题申请结项时不得列为课题组成员。课题组中至少一人具有中级以上(含)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课题申报鼓励粤港澳科研团队和实务工作者联合组织申报。
3.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项目研究,每个申请人只能牵头申报一个课题,同时也可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与三个课题的申请。
4.申请人要立足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反映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相关研究的新水平,着眼于推进粤港澳协同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体现粤港澳区域特色,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
5.经查实违反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员不得申报。
(三)参考题目
课题申请人结合自身的研究基础和专长,参考课题申报指南(详见附件1)自主确定具体的研究选题。申报时,可选择不同研究角度、方向和侧重点,也可对条目的文字表述作出适当修改。研究选题与内容不限于指南方向,但必须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相关。
(四)申报方式及时间
1.申报方式
有意申报者请填写课题申报书(详见附件2),于2025年7月28日前将申请书发送至科研处邮箱gssk6675@gpnu.edu.cn,审核通过后科研处将通知申报者打印一份申请书前往科研处盖章。
2.申报时间
申请人须于2025年8月1日前将审核盖章后的电子版材料(含PDF版和WORD版)发送至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课题评审办公室指定邮箱(szwhllb@gd.gov.cn)。如有疑问,可通过指定邮箱或电话进行咨询(020-88815923)。逾期不予受理。
(五)课题研究周期
课题研究周期为自确定为课题负责人之日起至2025年11月20日,不设延期。
(六)课题结项
课题申请结项时,须提交一篇6000-8000字左右的专题研究报告。鼓励申请人在党政刊物或公开刊物上发表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或以著作、论文、决策咨询报告等形式作为课题结项成果。
(七)课题审核及管理
1.结项审核
结题材料请于2025年11月20日前,将所属单位(如有)审核盖章版结项材料纸质版及电子版(含PDF版和WORD版)提交至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课题评审办公室。课题评审办公室届时将组织专家进行结项审核,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结项通过者将会颁发结项证书,不通过者将作撤项处理并无法获取结项证书。
2.课题内容变更
课题结项内容需与选题申报内容和研究方向一致。如中途更换研究内容,需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课题评审办公室联系报备并提交课题变更申请。
3.评审通知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课题评审办公室组织开展立项评审和结项评审工作,立项和结项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将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网上进行公布。
(八)廉洁要求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粤港澳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坚决杜绝学术腐败。欢迎社会各界在课题申报和评审过程中,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向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反映学术腐败情况和不端问题。问题反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大观南路36号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联系邮箱:szwhllb@gd.gov.cn;联系电话:020-88815923。
(九)成果宣介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课题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对于优秀成果,将协调有关部门推荐至核心刊物上进行发表。对于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优秀成果,将呈报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获批示和采纳者,将向课题组相关成员所在单位即时通报表扬。
三、典型案例征集
(一)征集说明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行。在赛事筹备与推进过程中,粤港澳三地同心协力,不断强化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在体育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务实举措,促进人员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便捷流动,力求为体育湾区一体化进程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为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效应、为“后全运”时代体育湾区建设留下重要成果,现特向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提供保障服务的各地市、各部门及相关单位征集典型案例。
(二)征集时间
自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1月30日。
(三)案例报送要求
报送单位应当围绕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在筹备和推进过程中的某一具体环节、某一具体事项进行案例总结,突出粤港澳三地在有关工作中如何进行协同、如何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最终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
报送单位应当在报送材料中明晰案例名称、报送单位名称、创新内容、社会效应和影响等内容(不超过2000字),并将申报单位审核盖章后的电子版材料(含PDF版和WORD版)在截止日期前发送至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指定邮箱(szwhllb@gd.gov.cn)。
(四)成果宣介
主办单位将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报送案例进行审核,择优遴选出典型案例,并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网页宣传展示。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表彰与鼓励。
校内联系人:杨老师(020-38256675)
邮箱:gssk6675@gpnu.edu.cn
地址:人文社科管理科(东校区行政楼607室)
附件:
1.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粤港澳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指南
2.课题申报书
科研处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