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我校《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创新创业学院自线上教学启动以来,按照“延期开学,如期开课;多种形式,保证质量”的原则,经过两周的运行,教师已基本熟悉线上教学平台及辅助工具,学生也逐步适应在线教学方式。学院第三周教学运行情况较上周更加有序,在线沟通较通畅,教学效果较好。
一、教学总体情况
本周共有26名教师,55门次课程实施了线上教学,全校83个教学班共计2758人次参加线上学习。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结合在线慕课学习、线上直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录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网络教学,教学总体情况比较稳定。
二、质量保障工作开展情况
学院按照之前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方案》要求,继续对在线教学进行实时督导。学院教学督导小组深入到开课各个班级在线听课,了解线上教学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研讨解决对策。小组成员进入在线课程教学平台,查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设计等课前准备情况;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记录统计功能,查看教师教学任务布置、学生在线学习、教学讨论、单元测试等教学实施情况;利用在线班委反馈制度,查看学生评价情况。

从各方面检查督导情况来看,全体任课教师能做到备课充分,对各种在线平台和辅助软件较前两周更加熟悉,教学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师普遍精神饱满、教学氛围活跃,对在线课堂的总体控制能力有所提升。学生按时到课率、出勤率较高,听课状态较好。
三、教师在线教学情况
在第三周的教学中,全体教师精神饱满,准备充分,按时上课,认真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同时,为避免前两周出现的平台拥挤及各类突发状况,在学院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各任课教师开始提前准备突发情况备选预案,确保网络授课的顺利进行。学院督导小组加强管理协调,组织授课教师在微信、QQ群展开热烈讨论,分享授课经验、心得,将各个教学平台使用的优缺点及时反馈,以便其他教师参考,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和共同进步的效果。为确保课堂更加活跃,教师们继续努力熟悉各种授课工具,网络教学中不断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积极提升网络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第三周,通过各班级学委反馈,教师在平台上进行课程互动频繁,一周累计3000余次课堂互动,师生讨论累计1900多个。据调查,教师在平台上经常采用提问、点名、选择题、问卷、投票等形式进行教学互动。

三、学生学习情况
从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班级群等平台数据分析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够积极准备,早早进入课堂,上课过程中主动参与课堂交流互动。个别同学由于家里网络原因偶尔存在问题,导致课堂掉线,但课后都能联系老师,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比较强。少数未能到课的同学也能够及时联系任课教师,主动说明情况,通过其他方式补上所缺课程。相当一部分课程的线上教学组织较好,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绝大部分学生课前预习充分,在线课堂讨论热烈,踊跃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自觉学习热情较高。
学院对个别不具备参加网络教学的少数同学,也按照前期制定的工作方案,要求各授课教师通过QQ、微信等方式发布学习任务,指导这些学生学习。同时经各班级学委反馈,本周学生上课出勤率高达99.5%,同比上周出勤率增加0.2%。96%的学生表示经过一周的调整,已经适应在线课程学习。对于在线课程的学习效果,60.78%的学生认为“很好”,29.96%的学生认为“较好”,9.26%的学生认为“一般”。学生整体满意度较前两周大幅度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周根据反馈情况来看,师生总体适应良好,意见及建议主要集中在“学生无法监控”、“无法及时观测学生效果”“部分课程线上教学难组织”以及“网络信号不稳定”,“长时间网络授课劳累”等方面。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后期学院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关注学生学习效果
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强化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使其尽快了解线上教学的特点,掌握线上学习的方法。
(二)提升教师线上教学水平
选取优秀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教学经验和模式。依托学生学习效果反馈,鼓励教师及时调整授课模式、授课节奏以及答疑交流安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