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23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承办、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东莞横栏湖研学基地协办的第九期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教师培训班在东莞顺利举行。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处四级调研员汪芸,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汪永智教授,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余翔教授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培训开班典礼,第三批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负责教师代表近12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21日的培训中,东莞水濂小镇横岗湖研学教育实践营地负责人戴寿如代表协办单位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及参加此次培训的全体教师表示欢迎,并分享了劳动教育工作的相关经验。汪芸调研员对新入选的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表示祝贺,她希望各个基地按照申报标准进行建设,推进我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午汪永智教授作专题讲座。他从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总体要求的角度出发,指出基地建设要做到十个一,分别是形成一个建设方案,开发六门以上课程,开发六个以上开发路线,建立十二人以上师资队伍,形成六个以上经典案例,辐射十个以上中小学校,开展三次以上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表六个以上校外新闻报道,提交两个以上视频总结材料,形成一个高水平文字总结材料。他希望劳动教育教师能够做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22-23日的培训过程中,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邓经华老师首先对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课程开发状况作了主题分享,他从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课程编排原则等方面探讨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路径,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张海彬就“文章合为时而著”作了专题讲座,他从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基地建设概况、做法等四个方面展开,对如何办好中职劳动教育作了深入的探讨;我校学报编辑部余翔教授围绕课程体系化、导师专业化、设施信息化等三个方面展开劳动教育研讨会,他认为劳动教育课程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从而打造精品课程、金牌讲师和金牌基地。





讲座结束之后,与会人员在水濂小镇横岗湖研学教育实践营地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现场学习了花灯的历史由来并参与和体验了花灯的制作,从中感受东莞的劳动教育特色。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劳动教育是“技术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次培训为各省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和交流研讨,拓宽了基地负责教师的思路,进一步推动我省劳动教育水平整体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