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师生健康安全,10月9日上午,我校自动化学院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农业人工智能及装备”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运用专业技术优势,在学校白云校区运用无人机技术开展蚊媒精准消杀作业,为校园“两热”防控工作注入了科技力量。



此次消杀工作由白云校区办许江文主任和自动化学院郭琪伟老师统筹协调,自动化学院三名研究生组成作业团队,针对北区垃圾场、科研楼、北区垃圾场等校园蚊媒滋生重点区域实施精准防控。与传统人工喷洒方式不同,团队采用农业无人飞机进行作业,充分展现了科技在校园防疫中的创新应用。



作业前期,团队进行了充分的现场勘察和技术准备。面对校园复杂的地形环境——既有开阔的中央公园草坪,又有楼宇密集的科研楼区域,还有地形起伏的北区垃圾场,传统消杀方式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采用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对作业区域进行厘米级精度测绘,建立了精确的三维地形模型。

10月9日上午,作业正式开始。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自主飞行,搭载的智能喷洒系统根据飞行速度和高度实时调节喷施流量,确保药剂均匀覆盖目标区域,实现无死角消杀。

经过约3小时的连续作业,团队圆满完成共50余亩重点区域蚊虫消杀任务。作业结束后,团队还对设备进行了清洗保养,并系统整理作业数据,为后续防控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后续监测数据显示,作业区域蚊虫密度显著下降,消杀效果良好。

此次无人机消杀是自动化学院推动产学研融合、服务校园安全的生动实践。自动化学院将继续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为“两热”防控工作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