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我校“申博冲百”目标实现,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和“四新”建设,4月25日,我校在东校区成功举办了2024-2025学年度本科课堂教学观摩竞赛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级决赛。本次大赛以“数智赋能教学创新·助力课堂质量提升”为主题,学校党委书记王兵出席比赛开幕式并致辞,人事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及近200名教师现场观摩比赛。





在开幕式上,王兵对评审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为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的评审专家颁发了聘书。他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成绩和自身的参赛经历,对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更新教学内容、理清逻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梳理课程逻辑、重塑课堂教学形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二是与时俱进,引领创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打造AI+教学场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三是勤于思考、博采众长,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优秀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与策略。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决赛共评出特等奖4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其中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王晓玲,管理学院刘美新,美术学院李先帆,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曾帅波获得特等奖。来自电子与信息学院的黄贝、外国语学院的尹婷、创新创业学院的富立业分别获得“最佳人气奖”。十六个教学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共设新工科组、新文科组、基础课程组、课程思政组、产教融合组五大赛道,教师们分别从课程背景、学情与痛点分析、创新思路与举措、创新成效与推广运用、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展现了他们在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革新、教学评价创新等领域的探索成果。

华南师范大学的王颖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董俊武教授代表专家组对比赛进行了点评。他们认为,本次大赛充分体现了“实”和“新”的特点,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理论和准备方面比较扎实,且能运用新案例、新技术参赛。专家们还对参赛教师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深刻理解大赛的主题,聚焦一流人才培养;二是注意边界,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人才培养需求等开展课程阐述;三是强化问题导向,凝练教学痛点;四是要挖掘课程特色,增强表达感染力,扩大课程的推广面。

本次大赛自今年1月份启动以来,全校共156支队伍228名教师参加院赛,60支队伍进入校赛初评环节,经过教务处邀请专家进一步指导,最终30支优秀团队入围决赛。决赛开通了全程现场直播,吸引了近万名师生在线投票支持比赛教师,大赛宣传推文点击量56584次,累计投票数9969票。大赛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教育创新氛围,给全校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创新成果的平台,树立了教学创新的标杆,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