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产教融合促进专精特新发展高校校长论坛在北京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方乃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出席论坛并致辞。三位嘉宾阐述了产教融合与专精特新发展之间相互支撑、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中小企业成为产教融合重要主体的必然趋势,并向全社会发出了“关心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产教融合工作”的呼吁。

在主旨演讲环节,相关政府部门代表、APEC经济体高校校领导、产教融合领域企业等代表围绕“产教融合工作如何促进专精特新发展”这一主题分别作主旨演讲。

许玲副校长作了题为《产教融合视阈下职教师资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主旨演讲。她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专科)在校生人数分别从1978年的201万、38万分别增长到2020年的1628万、1281万,每年培养了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双师型”培养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性、技术性(专业性)、师范性”三性融合的培养模式在探索实践;学历结构层次不断提升。但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结构升级、从“去技能化”到“再技能化”的转型、如何将产教融合落实在人才培养中等诸多新挑战。

许玲副校长表示,我国职教师资培育符合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是从职教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职教师资实现“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的有机融合,培养具备理实一体化执教能力的教师;职教师资培养是“基于产教融合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和“校政企跨界协同培养”。同时,我国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存在层次低、院校弱、体系不完整,进一步完善准入程序、准入标准、吸引机制”等各种问题。

许玲副校长还重点介绍了我校培育职教师资的实践,回答了谁培养、如何培养、培养效果等职教师范生的培养主体、培养过程、评价标准等问题。许玲副校长指出,我校培育职教师资培养量大面广,培养质量优异,有力支撑了广东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提升;毕业生成长发展后劲足,大批毕业生成长为广东省中职学校的校长、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2019-2021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教师中毕业于我校的教师占获奖总人数的50%以上,强有力地支撑了广东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第一;我校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位列全国技术师范类院校第1名。

与会人士认为,“专精特新产教融合”既是新时代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需要持续汇聚政、行、校、企等各方力量,创新模式、优化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工作和专精特新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融合前进的良好格局。

会上还发布了本年度在产教融合领域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将要开展的相关课题,8个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授牌名单、首批300名产教融合产业实践教授名单以及百日招聘56789直播带岗优秀参与单位名单。

据悉,该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共同主办,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创融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万学教育科技集团、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